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作文 - 福建高考作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福建高考作文命题缺陷明显

来源:2exam.com 2013-6-8 10:46:36

相比北京、上海和安徽等地的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福建的作文命题规定了立论的题旨,阻碍了考生的自主立意和独特个性的发挥。

有人问我,对于今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最满意的和最不满意的。我觉得这样的提问,很危险,一来,会迫使我走向绝对化的思路,二来,肯定会给一些我所不喜欢的省份带来伤害。

我想还是把问题深入一步,比较好的命题,也可能隐含相当严重的败笔。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题是值得研究的,题目是是顾城的一首诗,关键的意思是,假如地球没有引力,人就会在天上飘浮。为了拒绝这种“自由”,诗人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这个题目值得称赞的一面。第一,突破了某种机械反映论的哲学指导思想,这种思想几乎成了命题的成规。命题者往往拘守于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的教条。片面地强调贴近生活现实,可能窒息了学生的想象。而一切创新是和想象不可分割的。文章并不仅是客观对象的被动的,机械的反映,而且是精神的创造,写作和修改的过程,不仅仅是语言的提升,而且是人格的创造。

高考是一种竞争性的写作,忽视了人的精神就谈不上文章的竞争力。这个题目,好处不但是刺激了想象,而且在想象中揭示了矛盾。人为地球所吸引,是不自由的,飞向天空有了自由。留下的问题不难想象,马上就产生了如何生在的问题。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就担忧过“高处不胜寒”的风险。不仅仅是寒冷,还有空气,还有水和食物的问题,也就生存的问题。但是,不能停留于此,如果,从这里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论题就可能深化下去:虽然人还不能直接在太空生活,但是太空提供了电子运动的空间,因此才有了可以遥控的卫星,才有了汽车的定位器,才有了互联网,才有可能探索月球、火星的航天器等等。

这个题目想象的空间很大,不但是情感的,而且是理性的空间。但是,很可惜,命题者对想像的伟大作用有些漠然,造成题目明显有缺陷,那就是把诗人的结论告诉了考生:“为了拒绝这种‘自由’,作者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在自由与现实的矛盾中,把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为现实,为了现实,宁愿牺牲自由,这在顾城的作品中,诗的境界是比较低俗的。当然,这样的思想不是不可作为命题的材料,但是,把这样的思想明确地显示出来,就肯定变成了规定了考生立论的题旨。这有点煞风景,把这样的思想,规定为文章的主题,考生还有什么空间自主立意,还有什么个性独特的发挥呢?

这样的命题和比较优秀的命题相比,差别就显而易见了。

例如上海卷: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这个题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矛盾提供给考生,富于哲学的思辨性,对于一般考生的挑战性很强,但如果能够抓住个体的重要性和世界的重要性的矛盾和转化的条件,思路就可能打开,阐释就不太可能流于肤浅。

又如安徽卷:题目为萧伯纳名言“一般人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说为什么如此呢?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并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呢?”

这个题目的挑战性更强,和上海卷一样,没有像一般命题那样提供感性材料,完全是抽象的议论,做这样的题目,一要有比较深刻的思辨能力,二要对广泛的感性生活有相当的概括力,才能形成论点,从而在引述感性事迹、格言中层层深入地展开分析,文章才能不但有血有肉,而且有深度。

再如北京卷:爱迪生如何看手机。材料为两个科学家对话,爱迪生回到21世纪对手机怎么看。

这个题目矛盾比较隐避,有一定难度,难在要把握不同历史发展水平上,先进如爱迪生,到了21世纪,可能连很普及的很简单的操作都难以完成。能这样提出问题就能进入辩证的思考,但是,这样的反差是须要比较细致的分析的。既要有历史观念,又要有进化的观念。历史的伟人在后来进化的环境中好像是落伍了,但是,历史伟人的贡献恰恰是今日科学发达的阶梯。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福建的命题还巨大的发展空间。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